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頁岩氣革命改變美國天然氣供應版圖

頁岩氣革命改變美國天然氣供應版圖
2014/10/17-陳端武  

近4分之1世紀以來,美國路易西安那州南部的Henry Hub天然氣價格一向最便宜。然而由於頁岩氣革命生產出大量廉價天然氣,目前美國天然氣交易量最大、價格最便宜的樞紐已轉為賓州的Dominion South。

根據路透(Reuters)報導,路易西安那州的Henry Hub,過去連接德州及墨西哥灣的十幾條天然氣管道,一向為美國天然氣實物交易最活躍的地點,如今由於賓州頁岩氣油蘊藏豐富,已由賓州的Dominion South取代。

10年前墨西哥灣天然氣產量佔全美國20%,其中大部分流經Henry Hub。如今生產的天然氣僅佔全美國4%。BNP Paribas天然氣商品策略主管Teri Viswanath表示,一直以來Henry Hub氣價都是美國東部地區天然氣交易的指標,然其重要性恐怕很快便將不復存在。

美國賓州Marcellus頁岩氣田蘊藏豐富,所開採的天然氣價格低廉。法新社
如此轉變反映出頁岩氣生產的蓬勃發展,而且以單一天然氣集散中心價格作為指標恐也已不再有意義。天然氣產業正努力建設新管線及基礎建設,冀望能弭平各地區的天然氣價格差距。

據美國州際交易所(ICE)資料顯示,2014年於Henry Hub日前交易市場(day-ahead)交易的天然氣僅約24萬mmBtu (百萬英制熱量單位),相較於5年前下滑約7成;而位於賓州西南Marcellus頁岩氣田的關鍵供應點Dominion South,則從2009年的每天29萬mmBtu大幅成長至現時每日平均交易近40萬mmBtu。

5年前Marcellus頁岩氣田天然氣日產量不過20億立方英尺。現在,經結合水力壓裂(hydraulic fracturing)及水平鑽井技術,天然氣產量現已激增至每日160億立方英尺,佔全美天然氣總產量2成。

頁岩氣革命也讓美國東北地區的天然氣價格比墨西哥灣便宜得多。2009年夏Dominion South的次日交易市場天然氣價格每mmBtu比Henry Hub貴21美分,到2013年夏已經比Henry Hub便宜30美分。

有部分分析師認為,隨著更多管線完工價差將進一步縮小。能源公司預計到2017年為止,完工的輸送管道每天將可從東北地區多輸送出1倍的天然氣,達到160億立方英尺。

不過分析師認為至少在美國墨西哥灣、美國西部及國際市場,仍將以Henry Hub氣價為美國天然氣期貨基準。同時由於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NYMEX)的價格廣為全球接受,接下來幾年美國開始對外出口天然氣時,液化天然氣(LNG)的價格仍將為Henry Hub所左右。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頁岩氣革命改變美國天然氣供應版圖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id=0000395833_SG37O6Y34OHC9C24PJREG&ct=1#ixzz3GhFoiH00


美國環保人士抗議以水力壓裂法開採頁岩氣
2014/09/24-楊步偉  


在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前往紐約的喜來登飯店(Sheraton Hotel)參加聯合國大會(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之際,美國環保人士聚集在紐約的第71街和第52街示威遊行,抗議以水力壓裂法開採頁岩氣。法新社
在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前往紐約的喜來登飯店(Sheraton Hotel)參加聯合國大會(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之際,美國環保人士聚集在紐約的第71街和第52街示威遊行,抗議以水力壓裂法開採頁岩氣。法新社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美國環保人士抗議以水力壓裂法開採頁岩氣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id=0000395510_BIW4MY072FJCAALYMB2GR#ixzz3GhG5UhEC


美頁岩開採技術進步 邁入低成本高產量時代
2014/09/05-洪毓徽  

透過開採技術的不斷改良,美國頁岩氣產能大幅提升,如今德州南部的Eagle Ford、北達科他的Bakken,以及德州西部的Permian已可謂是石油產業的矽谷。當前雖然無法得知蘊藏量能否支撐長遠開發,但頁岩商財務穩健、技術研發有成,專家認為整體產業的未來發展樂觀可期。

根據金融時報(FT)報導,康菲公司(Conoco)自2012年以來,已將用於水力壓裂的陶粒支撐劑(ceramic proppant)用量增加1倍,藉此將單井產能提高30%。頁岩商持續創造技術突破,對於提高頁岩生產力以及降低開採成本大有助益。

過去6年來,水平鑽井及水力壓裂成功讓美國原油輸出量提升逾65%,而產量大增最顯著的影響即反映在油價上。2014年至今,伊拉克動亂、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關係緊繃以及利比亞等國的動盪,使全球原油供應受到嚴重威脅,但國際油價卻反向下跌。

美國頁岩產業發展態勢強勁,整體而言前景看好。法新社
如今雖然供應面情況良好,但大陸等新興經濟體的需求未來仍會持續膨脹,美國背負的供應重擔必會繼續加大。挪威能源諮詢公司Rystad的Per Magnus Nysveen認為,當前的美國就如同過去的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OPEC國家一樣,扮演著在高油價時代穩定市場的關鍵角色。

然而,地質學家David Hughes預期,美國的石油生產可能在未來2年內陷入停滯或開始走跌。現階段雖然北達科他的產量仍在成長,但Bakken每年已需增加1,400口井才能維持產量穩定。

Hughes更指出,頁岩蘊藏的品質不一恐使問題更加惡化。一旦高產能的油井開發殆盡,頁岩商勢必得轉至生產力較低的地區,如此一來產業獲利面將受到嚴重打擊,屆時仍需藉由高油價來吸收成本。

但針對此點,業界的看法普遍較為樂觀。康菲透過技術革新和油井設計改良大幅提高產能,Eagle Ford於2014年第1季便突破2017年單日生產15萬桶的預期目標,且康菲表示這股態勢未來可望繼續保持。

在Bakken擁有最大油田面積的開發商大陸資源公司(Continental Resources),目前也在積極試驗提高油井密度的做法。負責公司投資關係的Warren Henry表示,該地區的蘊藏分布猶如「千層派」,若能有效開發,可望於未來5~8年內將產量翻倍。

除此之外,依歐格資源公司(EOG Resources)、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及雪佛龍(Chevron)也都各自有所斬獲,發展前景看好。現階段而言,雖然主要產量多集中於Eagle Ford和Bakken,但在其他地區進行開採的公司也日漸樂觀,需要投資人支援的開發商可望提出積極成果。

整體而言,當今頁岩產業財務情況大體良好,對資金挹注的依賴度大幅降低,官方數據也顯示,技術革新已顯著提升業界產能。專家認為,頁岩產業現仍處於起步階段,後續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儘管蘊藏量無法永續,但石油業本就如此,不斷改革創新才是邁向永續的真正道路。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美頁岩開採技術進步 邁入低成本高產量時代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id=0000392287_5JT111WS95MI946VNG1X6#ixzz3GhGFHBXE

大陸水資源短缺 成頁岩氣開發絆腳石
2014/10/15-莊雅婷  

大陸蘊藏世界上規模數一數二的頁岩氣,但很多卻遲遲無法開採,主因是碰上一大阻礙:水資源缺乏,造成坐擁豐富能源卻無用武之地的窘境。

能源新聞網站OilPrice.com報導,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RI)最新發布的報告,大陸正面臨嚴重缺水問題,可能阻礙該國開發豐富的頁岩氣資源。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EIA)資料顯示,大陸坐擁1,115 兆立方呎的技術可開採頁岩氣,但多數位在不毛之地。眼看未來25年內大陸天然氣消耗量可能三級跳,這將成為棘手的問題。

鑽探與開發頁岩氣需要大量淡水。比方說在美國賓州,平均每口頁岩氣鑽井在鑽探過程需要耗掉440萬加侖的水,相當於1.1萬戶美國家庭的日常用量。這在乾燥地區就成了一大技術挑戰。

大陸蘊藏豐富頁岩氣,但水資源短缺造成開採阻礙。法新社
報導指出,大陸有超過6成頁岩氣藏量都位在水源高度吃緊或極度吃緊的地區,這也會導致當地居民和企業爭水的狀況出現,墊高油氣開採業者的成本。

WRI在報告中指出,農業、家庭與工業互相爭奪水源,可能推高成本、造成頁岩氣惡名昭彰,同時也使政府對水力壓裂(hydraulic fracturing)法與鑽探作業引水的相關規定更曖昧不明。

雖然大陸至今仍未大規模開採頁岩氣,北京當局已努力研發所需的專業技術。這幾年來大陸政府積極投資北美頁岩氣公司,比方說2010年中國海洋石油(CNOOC)投資的Chesapeake Energy 2.1億美元,中國石油天然氣也斥資54億美元入股加拿大頁岩氣生產商Encana。

目前大陸本土也有許多頁岩氣鑽探作業在進行中,多數集中在大陸中部的四川盆地,鑽井數量已超過100口。但WRI警告,四川盆地正面臨「中度至重度」的缺水危機。另一個頁岩氣蘊藏量豐富的新疆塔里木盆地,缺水等級則是到了極度吃緊地步,除了地下水匱乏,許多河川每年多半處於乾涸狀態。

除了大陸,其他頁岩氣蘊藏國也面臨水源短缺難題。WRI評估世界各國的頁岩氣蘊藏量與水資源缺乏程度,發現墨西哥和南非最可能因為缺水問題導致頁岩氣開發計畫延遲或停擺。

墨西哥擁有545兆立方呎的頁岩氣蘊藏,略低於美國的665兆立方呎,但墨國主要頁岩氣田位於北部的沙漠地帶,每年僅有4%降雨量落在此區,屬於極度缺水區。南非也是,儘管有龐大頁岩氣蘊藏,75%都位於極度缺水區,而多數水源充沛的地方都以農用水為重,造成開採上的阻礙。

結論是,全球約38%的頁岩氣蘊藏位於水源高度吃緊或極度吃緊的地區,雖然這些天然氣資源屬於技術可開採,前提是仍需要有充足水源的配合。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大陸水資源短缺 成頁岩氣開發絆腳石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id=0000396659_FTM5S3QA6MEQQ48JJUHKE&ct=1#ixzz3GhIbHU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