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與成功有約 專題討論心得報告 (很多事要有自己的想法)

與成功有約 專題討論心得報告
    在這堂課的一開始,最先學到的,最先體會到的,是一體多面的想法,許多師長們總是對我們說「很多事要有自己的想法」,這句話確實也是如此,但是說來容易,想要這麼做其實也沒那麼難,但是一旦問題出現在自己面前,師長長官們誠懇的問你時,對我來說其實我已經有自己的答案了,卻會因為提問者自信的眼神而對自己懷疑了,「我是不是想得太簡單、太直線了」於是我的作答時間我並沒有打算回答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在心裡盤算著另一個答案的可能性與方向,這也是我個人經常上課不作答的原因和壞習慣,更是我這堂課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一樣的,我還是沒有作答。
    其實在這堂課的前一個晚上,很幸運的,我的大學同學到我家來借住,剛好跟他聊了他和其他同學的工作情形和待遇方面的問題,再結合了這堂課給我的想法,讓我覺得我對於未來的第一步有了初步的構想和了解,但真的只是個初步的構想,因為或許畢業前後的我,想法又改變了,商業趨勢又改變了,到時候的我對於就業的步伐務必也得跟進與改變,但我還是我,我適合的工作性質還是不會變,這也是這堂課我得知的一個重點,就猶如伯樂和千里馬的選擇,何者重要對每個人來說根本沒有正確的答案,就字面上最簡單的層面去理解,對我來說伯樂與千里馬就如同老闆與優秀員工的關係,要是能自己選擇,就獲利來說的話,誰不想要當伯樂,誰不想要當個底下有許多優秀員工在幫你賺錢的老闆呢?但自己真的適合當老闆嗎?應該有很多人不適合當老闆卻因為想獲得更多而讓自己去這麼做,去當老闆來賺得更快更多,以至於沒賺到錢,還賠了本金,甚至負債。所以其實兩個都應該是努力的方向,但是伯樂與千里馬的選擇,或許老天爺已經幫自己做決定了,只是自己還沒去了解自己,去了解這個答案。所以了解自己比任何努力都來的重要一些些,都來的關鍵一些些,說不定千里馬經過多次挖腳後,會有更多更多的獲利,所以我覺得現在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和將自己變得更優秀,這麼做才有機會去選擇工作,而不是讓工作挑你東挑你西的毛病抉擇要不要自己。再來就是趨勢了,老實說我很佩服我爸爸他當時是個沒錢讀書的家中老大,也因此很小就在工廠努力工作了,但是他經常在談話中讓人覺得什麼都懂,因為他什麼都去看,什麼都去學,這也是很多成功的人都在做的事,什麼都去理解,才懂得什麼趨勢,就好比孔明一樣,他能預測東風,為什麼身邊和敵方這麼多優秀的人都沒做到這件事呢?他一定學的看的比他們多了那麼一些。
    五年的願景,我希望這五年我可以過得很有衝勁,物質需求也需要作平凡不過的適應,衝勁之於給自己一點時間學習,希望以後可以在工作之餘有一間自己的小店,裡頭是自己要的氣氛,自己要的食物和飲品,藉此我相信來店光臨的人,志同道合比例增加,來更增進自己的人脈關係,漸漸的試著嘗試由原本靠體力賺錢轉變成靠腦力賺錢,這部分需要的是知識、人脈,本金‧‧‧等。知識掌握趨勢,人脈掌握機會,提早擁有本金去抓住機會。再藉由這個小店的氣氛來帶動大家各司其職、互相團結的幹勁,也是個可以抒發工作壓力的小天地,是我目前對於未來的初步構想,但我相信在我衝勁的想往這個方向時,這個初步構想一定有機會會改變,因為社會在改變,想法在改變,趨勢在改變,當然,我也在改變。


人生順序:
   身心健康管理→人脈關係→工作與事業機會→家庭經營→理財→進修學習→社會服務。 其實我覺得我必須擁有前者才有辦法去顧慮到後者的好壞。比方說,我必須要擁有好的「身心健康管理」,其他部份才有得談,除非特殊案例,否則任何事情的一開始都是如此。我覺得「人脈關係」和「工作與事業機會」倒是這條鏈的最為關鍵,再來就大同小異了,必須擁有好的工作和事業為前題才能討論家庭經營和理財‧‧‧等。

成功人生必須要具備什麼力:
    我覺得這個問題必須討論到自己到什麼地步才是成功的人生,樂天的人說不定只需要強大的適應能力就可以過得很好了,也覺得自己很成功的讓自己過得很開心,就夠了。我的成功人生也有小部分的這種成分,但我更重視身邊的人開心這個環節。或許真的就是強大的適應能力吧!但這跟樂天的那種適應生活的不順遂能力不一樣,而是把我丟到哪哩,我就可以去適應那個地方,不論是那個地方的工作、生活需求、朋友的瑣碎照應、家人的細心呵護、甚至把我丟去當任何值味、長官、老闆、總統‧‧‧等等等。我因為需要適應而學習,需要適應而思考、需要適應朋友的負面、上級的指示、下屬的糊塗、家人的依靠,一旦適應了表示問題也解決了,等到我什麼問題真的都解決了那我也就成功了,但那時候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還存在,所以接下來的我可能需要的是超能力了。(Just kidding)

 若是有上課一件工具或想法帶回你的學習?
    我覺得是上課帶來的觀念,因為觀念帶來的邏輯性去引導我們心中擁有未來的藍圖,我覺得未來的藍圖對於我現在的學習很重要,知道什麼是我要的、什麼路是我想走的,就去深入學習什麼,知道什麼是未來需要的,就去多接觸什麼,不論是學習的內容,自己的探索,都是有幫助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