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選擇很重要,偶像只是一時的光環,不是他不努力,是否當時安逸在成功中?然而條件及外在環境變化後,没有即時調整。什麼是未來二十年的趨勢?自己的天賦(特長),有什麽機會? 至少他有不斷學習(變和悟),並且他没放棄,找到一條路。反思偶像通常偶像不唸書,比較靠外表。但是演員不是,他們需要背戲的劇本,不斷練習和揣摩角色的內心,並且抓住觀眾的心,例如好人為何不長命,因為”真可惜“,而壞人要夠壞,而後多得報應,都是儒家文化“希望人從善“,劇是順文化走,所以美國的劇比較多元,没有太多文化包袱。反觀現實生活中更多提到的是倫理,正途。文中光源氏山本淳一,就馬思洛需求論中爲生存和最低需求工作,大多數人亦如此,你若是二十年前的他,你會如何改變命運,找到新人生?
【有片】前偶像淪酒吧雜工 洗碗掃廁所攢辛苦錢 | 即時新聞 | 20160609 | 蘋果日報
http://ent.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entertainment/20160609/882021/?utm_source=Line_APP&utm_medium=Line&utm_campaign=Gen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