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新農業 陳來助

Link 新農業 陳來助
友達光電前總經理陳來助,從科技業轉戰食品品牌微熱山丘,2015年他創業成立天來創新生活產業,投入難以定義的「新生活產業」,要跨界整合科技、健康及服務業。在經歷不斷跨界歸零後,他從專業經理人變成創業者,巧妙結合科技業的營運管理和科學效率、食品業的品牌經驗,另有一番體會。
12年前意外創業的茶籽堂創辦人趙文豪,事業歷經四次轉折,從清淨苦茶籽洗潔液,跨入農業品牌。然而,他做的品牌卻不限於行銷和銷售,更進一步自己種植台灣苦茶籽、自製苦茶油,產、製、銷全一手包辦,甚至還推廣苦茶油歷史文化。
 在這個人生轉折點的當頭,他們都想做更有意義的事,期待台灣能找出下一個典範轉移的產業,用科技翻轉產業。

一段令人感動的演說,陳來助「台灣3.0:新農業」

在陳執行長的演說中,我其實被深深的感動,曾任友達光電總經理的他點出,台灣正在邁進3.0的過程,而農業可能再度扮演重要的角色;從1.0的農業輸出、2.0的科技代工,我們再次來到一個交叉口,而這可能是一個新時代- 一個農業文藝復興的新時代。
從一杯茶、一塊免費的鳳梨酥、與台灣獨特的人情味中,我們認識了微熱山丘如何同時經營事業又照顧到當地的農民,如何重新定義產品、重新定義商業模式與重新定義一個產業,當科技代工在想盡辦法把100元的面板成本降低為1元,農產品可以做的,是把1元的產品做出100元的價值。

農產品,是上天給的財富

聽陳執行長的演說,一部分的感動也源自於這些言論與母親林碧霞博士當初與我所說的不謀而合:「綠藤,是從自然界裡面,從自然的力量產生真正有益於人類的財富,這是我對你們的期望。」在創業的路上我們真的歷經了不少挫折,但讓台灣人透過我們產品活的更好,這個目標,的確一直凝聚著綠藤團隊,農產品,真的也可以很浪漫。
創業一路走來,我們發現在台灣許多角落,無論從鳳梨酥、豬肉、到芽菜,總是不乏許多想要改變現狀、有夢想卻腳踏實地的前輩、夥伴與朋友,專注於許多別人想不到的細節,只希望認真做出對社會有意義的事。

台灣的未來,會更好

「你們有多少人想投身農業?」陳執行長演講前問了全場的YEF學員,記得全場只有一、二人舉手。「在聽完陳執行長的演講,你們現在有多少開始考慮投身農業?」當我這樣問時,全場約莫一半的學員舉起了手。看著台下滿滿的大學生與綠藤優秀的實習同學們,我們相信的是,未來這其中一定會出現幾位可以帶來正向改變的領導者,投資時間在他們身上,就是投資台灣的未來。
我在想,更多人用心認識我們吃的食物、更多人多一點關懷給這塊土地、更多新血加入新農業的行列,台灣的未來,一定會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